亚洲色图片_亚洲一区免费视频_伊人网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_亚洲天堂电影

 
藝術新聞

熱點新聞

藝術新聞

欣賞與銷售
 
熱點新聞

印章:方寸之間包孕著大千世界和朱白之美!

 

我們的中國字具有另外一個獨一無二的藝術境界,那就是印章的藝術。


印章一道,始于殷商,興于秦漢、盛于明清。一直以來都是文脈綿延,能人輩出。且印章一道,能靜,能動,能玩,被稱之為方寸之間盡顯大千世界。



據考證,篆刻自起源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,其中歷經了十余個朝代。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,篆刻藝術出現了兩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。


一個是戰國、秦漢、魏晉六朝時期,這一時期的篆刻用料主要為玉石、金、牙、角等。它被稱為“古代篆刻藝術時期”,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以時代來劃分。篆刻發展到了唐、宋、元時期,則處于衰微的時期。在這一時期,由于楷書的應用取代了篆書,同時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,篆刻藝術走上了下坡路。這種形勢到了元末出現了轉機,畫家王冕發現了花乳石可以入印,從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。到了明代,篆刻藝術進入了復興時期。


吳昌碩的“俊卿之印”、“倉碩”二印


明清以來,篆刻又迎來了它的第二個發展高峰期,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流派紛呈。在這一時期文彭、何震對流派篆刻藝術的開創起了重大的作用。文彭是文征明的兒子,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,發現了“燈光石”凍石可以當做治印材料。經過他的倡導,石材被廣泛的應用。在這以后的一段時期內篆刻藝術流派紛呈現,出現了程邃、丁敬、鄧石如、黃牧甫、趙之謙、吳讓之等篆刻藝術家,一時間篆刻藝術呈現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。



直至近現代篆刻大師吳昌碩、齊白石,從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篆刻歷史。篆刻藝術還因其獨特的制作方式,還是書法、章法、刀法三者完美結合的產物。一方印中,即有豪壯飄逸的書法筆意,又有優美悅目的繪畫構圖,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動的雕刻神韻?煞Q得上“方寸之間,氣象萬千”。



作為篆刻的行家里手,素來講究小心落墨,大膽奏刀的創作過程。由于其直溯文字淵源,旁通書、畫之理,又兼鐫刻技藝,且內含人品性格和文學修養,所以如今的篆刻藝術,也早已脫離實用,大部分篆刻而成的印章幾乎都成為欣賞把玩的藝術品。


面對一件篆刻作品,我們究竟如何去觀賞?這本身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。就像畫家看篆刻,會看其中的文學繪畫意境;書法家看篆刻,會看其中的筆情墨趣;建筑師看篆刻,會看文字布排的空間結構。更有專家認為,好的印章,會給欣賞的人一種意蘊,提供廣闊的聯想空間,而每個人的美學素養不一樣,欣賞的角度不一樣,所以對同一個作品的評價也會有各自的見解。



從藝術創作的技巧上講,需要把精力花在構思章法上,章法不好,再改也沒有用。


而章法上有不少小巧思,比如為了打破平板的章法,使字與字相互顧盼,往往將其中筆劃隨勢伸縮,上穿下聯以達到氣貫勢連。



從鑒賞的角度講,關鍵會看一枚印章傳達什么氣息,不同的篆刻作品有書卷氣、山林氣、狂狷氣或者匠氣,這種氣息或濃或淡,或清或濁,或俗或雅,這是評判一件篆刻作品高下的重要標準。


另外還有分析篆刻中的三要素:章法、字法、刀法,比如看作品采用的形制形式是否適當,印文布局配篆是否合理,章法、字法、刀法是否配合協調到位等等。



至于說到篆刻藝術,就不能不提及耳熟能詳的西泠印社。


西泠印社,創建于清光緒三十年(1904年),由浙派篆刻家丁輔之、王福庵、吳隱、葉為銘發起創建,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。以“保存金石,研究印學,兼及書畫”為宗旨。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、成就最高、影響最廣國際性的研究印學、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,有“天下第一名社”之譽。

 


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區孤山南麓,東至白堤,西近西泠橋,北鄰里西湖,南接外西湖。占地面積7090平方米,建筑面積1750平方米。


印社建筑雖然沒有傳統的縱橫格局,但亭臺樓閣皆因山勢高低而錯落有致,一層疊一層,井然有序,堪稱江南園林之佳作。 主要建筑有柏堂、竹閣、仰賢亭、還樸精廬等,均掛匾披聯,室外摩崖鑿石林立,名人墨跡觸目可見。內建中國印學博物館,收藏歷代字畫、印章多達六千余件。


所有圖片源自網絡




松濤視聽沙龍 │ 板橋筆下的秋荷

松濤視聽沙龍 │ 觀錢江潮動若脫兔 游西子湖靜若處子

松濤視聽沙龍 │ 欲妙于筆 當妙于心——周玉峰書畫印象

松濤視聽沙龍 │ 青年藝術才俊“個三”印象

松濤視聽沙龍 │ 唱療——用聲音打通人體經絡,使你青春永駐!


 

版權所有:金陵壹收藏   蘇ICP備18059940號-1